2015 啟動覺肢

~認證艾揚格瑜珈教學 ~
地點靠近萬壽棒球場(向上路與大進街交叉口)
(台中市西區/南屯區)

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學院日記 2015/09/09


這一期Yoga Rahasya(學院出版的季刊)有一篇Geeta S. Iyengar的文章,是今年國際瑜珈節時公開演說的內容,Geetaji說:

"不要只為了想知道什麼是艾揚格瑜珈而來上艾揚格瑜珈課。一年內,你不會知道什麼是艾揚格瑜珈。別說他的瑜珈了,這時間也不足以了解艾揚格這個人。一年是不夠的。要閱讀他所有的書,才能知道他所曾經歷過的,他對瑜珈的認知想法,以及他如何為瑜珈各個層面開啟光亮。"




今天在閱讀Iyengar: His life and work這本書時,更感觸Geetaji這段話深入的意涵。這本書第一部分講述艾揚格大師的生平,主要著墨在艾揚格大師還沒到歐洲教學之前的人生歷程,所經歷過的磨難與艱苦,這部分的故事在書出版之前,鮮為人知。
事實上在沒看書之前,我也只大概知道在那還沒有所謂”瑜珈老師”的時代,Guruji要背負家庭責任、經濟上的窮困,社會對他還未認同的輕視眼光,卻仍堅持瑜珈的練習。(傳統印度社會對於Yogi有其刻板印象,甚至認為yogi要有鬍子,有其宗教意味的髮型與穿著傳統特定服飾)

但心裡總會默默想說,那個時代的印度,誰不窮苦呢?

Guruji17歲就開始教學,即使他到處為自己爭取機會,到處展示他完美的體位法來引起大家的興趣,卻仍常遭誤解或拒絕,始終無法在基本生存上取得平衡。在那時食物相當低廉,卻常兩三天才只能吃到一盤米飯,更多時候可能只有一杯茶,或喝水裹腹。此時不只身體上遭受苦難,還有心理上對瑜珈這條路的挫敗感到沮喪與焦慮。
書上描述 "然而,內在的聲音促使我堅持,繼續下去。有時,我會哭泣,連上天都已遺忘了我。現在回頭來看,這似乎是繁盛的黎明來臨前最黑暗的時刻。我堅持著意念,繼續堅守練習,慢慢的上天開始降臨恩典於我,而我的心念也轉而向內(turn inward)。

有了在最低潮時期的頓悟之後,Guruji花更多時間在練習上,並決定不再向外去乞求教學機會或推薦,他的信念變得更加強壯,一切交由上天來安排他的瑜珈之途。

艾揚格大師的名言 "The body is my temple and the Asanas are my prayers"
(身體是我的廟宇,體位法是我的祈禱)
此時再次讀到這句話,感觸變得特別強烈。

在艾揚格大師的逝世周年紀念會上,他的女兒Geetaji與孫女Abhijata在演說中,提到許多Guruji生活上的小故事,流露出非常濃厚的思念之情。在Geetaji上課時,也多次陳述Guruji以前上課的狀況,時刻都能感受到對Guruji的懷念。Geetaji說:「當我提到Guruji時,不是以一個父親跟女兒的關係在說,而是上師與弟子的關係。因為只有我以弟子謙卑的面對他時他才會教導我,解答我的問題。這也是為什麼,身為Guruji的學生/弟子,我們必須要尊重這樣的關係並繼續下去,讓Guruji的智慧能傳承延續到下一代,因為他們見不到他本人了,他們將不會知道艾揚格是誰,他的瑜珈是什麼,他的教學是怎麼樣的。我們要把那樣程度的艾揚格透過教與做的過程讓以後的人還能見到。」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